严格意义上讲,本周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上续做中期借贷便利和开展逆回购时下调10个基点利率的举措,不是标准意义上的降息。因为在这一操作过程中,交易的对手是商业银行,其指向是降低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而商业银行不至于马上把此类操作的效果在其对社会各界的贷款中全面体现出来。当然,现在有人把央行这次公开市场中主动调低利率的举措,视为本月下调LPR利率的一个信号,而LPR作为代表性商业银行共同协商产生的最优贷款利率,具有对市场利率走势的引导作用,在社会上影响就比较大了。不过即便如此,这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全面降息,因为央行并没有下调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基准利率。然而,这丝毫不影响央行此举的重要意义。
很多人注意到了这样一个情况,就是在上周末公布的7月份新增信贷与社会融资额等金融数据,不但普遍大幅低于前值,也明显低于在这之前市场形成的一致预期。虽然由于6月份相关数据有很大的增加,处于历史高位,因此对于在7月份数据有所回落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毕竟本次回落的有点多,不免令人对实体经济的运行状况产生担忧。特别是公布了创新高的广义货币数据后,更是联想到可能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不是那么强,而且很有可能相当部分的资金并没有进入到实体中,而只是在金融领域空转。由此,对接下来的宏观经济格局也就产生了某种不安,表现在股市上就是不少人对后市产生了极度谨慎的心理。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央行采取了在公开市场操作上“降息”的举措,使用了价格工具,向市场发出了金融将进一步支持实体,货币政策要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信号。由于在这之前,很少有人会想到央行会有这样的动作,所以突如其来的“降息”在市场上具有不小的冲击性,在提振投资者信心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现在看来,此举有效地对冲了7月份信贷以及社融数据等锐减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且在稳定股市上也产生了积极作用。
进一步说,从央行这次对价格工具的使用来看,也是属于水到渠成的一种调控。由于欧美等西方主要经济体都处于加息周期中,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要反过来降息,面临的压力是比较大的,而且考虑到通胀因素,全面降息的效果也未必很好。
自去年以来,央行在货币政策上总的来说是偏向于使用数量工具,但目前形势下仅仅这样操作还不够,
Copyright 2015-2022 上市公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5 联系邮箱:29 13 23 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