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市 > 正文

量质协同并进,广联航空年报业绩亮眼|环球观点

时间:2023-04-27 10:36:04 来源:广联航空官微

4月24日晚间

广联航空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


(相关资料图)

及2023年一季度业绩报告

公司业绩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全年实现

营业收入66,364.02万元 同比增长179.55%

利润总额17,383.39万元 同比增长316.07%

归母净利润14,987.30万元 同比增长290.55%

现金流量净额10,992.16万元 同比增长401.81%

同时发布2023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774.5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1.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25.7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211.6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36%;基本每股收益0.12元/股,比上年同期增长50.00%。

聚焦主业 | 夯实全产业链协同化发展新格局

公司坚定发展脚步,确保供应链和生产经营平稳,生产效率和运行质量持续提升,聚焦主业发展定位快速驶入航空航天发展(000547)快车道,业绩迎来了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市场影响力稳步增强。

通过整体布局规划,公司紧紧围绕五大生产中心及三大综合性产业基地开展业务协同,五大生产中心紧密围绕公司重大战略部署,凝心聚力,各司其职,完成了各大主机厂、科研院所指派的各类生产任务。哈尔滨总部、成都航新、西安广联三大综合性产业基地同时拥有大型及超大型航空工装、航空航天复合材料零部件和金属零部件的研发制造能力,以西安广联、成都航新、自贡广联、珠海广联、景德镇航胜等西北、西南、东南地区的各家子公司为基础,辐射全国的航空航天结构类产品全产业链加工制造集群得到进一步延伸,对区域内客户可提供全方位支持,整体业务配套能力不断增强,进一步巩固了分专业、分地域快速响应机制在生产过程中的运用。

创新引领 | 推动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协同创新

公司持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围绕建机制、搭平台、提能力、增效益组织开展科研活动,着力解决影响公司长远发展和满足市场需求的难点、痛点等问题,关注重点科研成果转换,充分利用科研成果在实际生产中的转换作用,激发科研创新活力。落实各项科研项目计划的同时,加强科研队伍建设,通过外部引进及内部培养,建立专业强大的科研团队及人员激励机制,为科研创新体系不断注入新的生命力。

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投入4,568.96万元,完结14项科研课题,拥有授权专利171项,其中19项发明专利、150项实用新型专利及2项外观设计专利。深耕复合材料成型领域,依托于技术创新与改善,通过不断技术优化,科研成果转化,全面掌握了高效加工、复杂零件变形控制等方面宝贵经验,实现了新产品、新材料、新方法的快速研制,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批产优势凸显,进一步将柔性自动化产线的优势发挥,为全年提质增效降成本目标的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page]

公司持续加大对复合材料预浸料加工生产、热固性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与热塑性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研发以及复合材料产品轻量化应用等多领域的开发和投入力度,并取得较大突破。公司所取得的大型复合材料机体结构整体共固化成型工艺等研发成果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协同高效 | 锚定区域专精制造基地目标建设

公司紧紧围绕航空工业集团、中国商飞、中国航发、航天科技(000901)、航天科工、中船重工等企业的区域主机厂及军方科研院所需求,积极开拓市场,整合行业上下游企业,通过投资成都航新航空产业加工制造基地项目、广联航空(300900)自贡无人机总装及零配件项目、广联航空西安航空产业加工制造基地项目二期,快速响应市场客户需求,全面提升公司在西南、西北地区航空航天产品的配套能力。新设自贡广联、广联航发等子公司,围绕主营业务不断横向、纵向拓展,实现与区域内客户深度绑定,为公司未来业绩的稳定增长提供强有力保障。

公司形成了以哈尔滨总部、西安广联和成都航新为基础的三大综合性产业基地;以景德镇航胜、晋城广联为核心的航空航天零部件专精制造基地;以自贡广联、天津广联为代表的无人机研发制造基地;以沈阳、贵州为延伸的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制造基地。四大产业板块覆盖东北、西北、西南等我国主要军工大省,紧紧围绕公司战略规划,分工协作,资源共享。

管理赋能 | 助力增值提效资源配置持续优化

公司根据业务发展,优化了组织结构,相应调整管理机制与管理人员,强化部门职能并清晰落实责任主体,为全面提高运营效率而打好基础。同时,对内部生产能力优化调整配置,对外部新业务进行能力整合。以保证新领域、新产品的开发与业绩的持续增长。对各子公司加强在日常运营、财务运作、对外投资、内部审计等方面的控制和管理,持续完善组织机构优化,形成战略经营、业务管理、生产制造与职能支撑四套横纵结合的管理架构。建立了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保证对各子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权,提高公司整体决策水平和抗风险能力;运用集团ERP系统将各子公司财务工作统一管理,加强日常管理和审计监督,保证公司对各子公司日常经营的控制权,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同时,公司大力推进生产制造建设,有效扩大产能规模,改进生产工艺、提升生产效率、优化产品结构、丰富产品线,加强精益生产管理,通过整合各方优质资源,实现减本增效,加强分专业、分地域快速响应机制在生产过程中的运用,有效提升客户亟需的业务配套能力。围绕“夯实两翼、加大升力”的核心思路,用管理能力与制造能力拉动业务提升,为业务开展及产品交付保驾护航。[page]

2023年,公司将坚定一流航空航天产品供应商定位,继续加大新产品开发和投入力度,发展新材料领域、航天领域新技术,发展航空航天零部件生产,尤其增强复合材料航空、航天结构件与整机结构配套能力,进一步开拓无人机新机型研制。公司还将加大对其他航空、航天前沿领域的研究和投入,把公司打造成具有国际先进制造水平的航空、航天产品制造加工平台。

关键词:
推荐阅读
x 广告
x 广告
精彩推送

Copyright   2015-2022 上市公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5   联系邮箱:29 13 23 6 @qq.com